当全球都在为能源转型按下 “加速键” 时,沙特的一笔巨额投资突然搅动了整个绿色能源圈 —— 其公共投资基金(PIF)宣布向巴西绿色氢能项目砸下超 60 亿美元。消息一出,不仅能源从业者紧盯,普通大众也好奇:沙特作为 “石油巨头”,为何偏偏对巴西的绿色氢能情有独钟?这背后藏着怎样的战略布局,又会如何影响全球能源转型的节奏?
先搞懂:出手的 PIF,到底是何方 “资本巨鳄”?
要理解这笔投资的分量,首先得认识下 “金主” 沙特公共投资基金(PIF)。它可不是普通的投资机构,而是沙特推动经济多元化的 “核心武器”。
成立于 1971 年的 PIF,如今已是全球顶尖主权财富基金之一。截至 2024 年底,其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达约 9130 亿美元,目标更是剑指 2024 年底突破 10660 亿美元。从投资版图来看,PIF 堪称 “跨界高手”:既重仓电动汽车制造商 Lucid(持股约 60% 流通股),又豪掷千金收购英国纽卡斯尔联足球俱乐部 100% 股权,还与宝钢、联想等中国企业展开深度合作,每一次出手都能引发行业震动。
这样一个手握千亿资本、眼光精准的 “玩家”,此次将目光锁定巴西绿色氢能,绝非一时冲动 —— 这背后,是对全球能源未来的判断,更是沙特自身的战略考量。
展开剩余83%巴西凭什么?四大 “王牌” 让它成绿色氢能 “天选之国”
沙特愿意砸 60 亿,核心还是巴西的绿色氢能潜力 “太能打”。从资源、政策到项目落地、国际合作,巴西几乎集齐了发展绿色氢能的所有 “天时地利人和”。
1. 资源禀赋:可再生能源多到 “用不完”,制氢成本全球领先
绿色氢能的核心是 “绿”—— 靠可再生能源(如风电、光伏、水电)发电制氢,而巴西在这方面堪称 “老天爷赏饭吃”。
长期以来,巴西的水电占比就接近能源结构的 60%,加上风电、生物质能、太阳能,其总体可再生能源占比已接近 90%,这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都极为罕见。更关键的是,巴西的光伏和风电成本低到 “令人咋舌”:据巴西矿业和能源部数据,受监管的电力市场中,光伏发电价格从 2013 年的 100 美元 / MWh 以上,暴跌至 2022 年的 32 美元 / MWh,远低于德国等欧洲国家。
要知道,电力成本占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的 “大头”,巴西的低成本电力,相当于为绿色氢能生产铺了一条 “黄金赛道”—— 既能保证 “绿” 的纯度,又能控制成本,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稀缺优势。
2. 政策支持:从 “规划” 到 “落地”,巴西政府全程 “保驾护航”
光有资源不够,政策的 “推力” 同样关键,而巴西在这方面的动作堪称 “雷厉风行”。
从 2018 年发布《可再生能源和生物燃料科学技术与创新计划》,首次释放发展氢能的信号;到 2020 年《2050 国家能源计划》将氢能明确为能源转型的 “基础技术”;再到 2023 年推出《2023-2025 国家三年氢能工作计划》,设定具体行动目标;2024 年更是 “放大招”—— 总统签署低碳氢法律框架,为清洁氢气生产者提供税收抵免,还专门拨款支持项目落地。
一套 “规划 + 立法 + 补贴” 的组合拳下来,巴西为绿色氢能产业打造了 “超友好” 的政策环境,让投资者看到了长期稳定发展的可能。
3. 项目推进:66 个项目、366 亿投资,东北区成 “氢能热土”
政策落地后,巴西的绿色氢能项目很快 “开花结果”。
自 2021 年起,巴西氢能项目就像 “雨后春笋” 般涌现。据巴西国家工业联合会 2024 年 8 月报告,全国已布局 66 个制氢相关项目,总投资约 366 亿美元。其中,44 个项目集中在风电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东北地区 —— 这里俨然成为巴西绿色氢能的 “核心战场”。
最典型的当属塞阿拉州的佩西姆港口工业园:2021 年 2 月推出 “绿氢中心计划” 后,已签下 39 项绿氢发展谅解备忘录,目标直指 2030 年通过荷兰鹿特丹港,每年向欧洲出口 100 万吨绿氢。这样的 “实操能力”,让沙特的 60 亿投资有了明确的 “落地场景”。
4. 国际合作:牵手德、荷、欧盟,打开全球市场
巴西的野心不止于 “本土生产”,更在于 “全球输出”,而国际合作正是它的 “破局关键”。
目前,巴西已与德国通过 “H2Brasil” 项目展开绿色氢气生产和技术合作;与荷兰搭建 “绿色港口合作伙伴关系”,打通绿氢运输走廊;欧盟更是直接计划投资 20 亿欧元,支持巴西绿色氢能生产。这些合作不仅给巴西带来了先进技术,更帮它提前锁定了欧洲这个 “大市场”—— 要知道,欧洲是全球对绿氢需求最迫切的地区之一。
深层逻辑:沙特与巴西的 “双向奔赴”,藏着能源转型大棋
这笔 60 亿的投资,看似是沙特 “独宠” 巴西,实则是双方的 “双向奔赴”,背后藏着各自的战略算盘。
对沙特:从 “石油依赖” 到 “绿色布局”,抢占未来能源话语权
沙特虽然靠石油赚得盆满钵满,但它比谁都清楚:全球能源转型是 “不可逆转的大趋势”,石油的 “黄金时代” 终将过去。
投资巴西绿色氢能,对沙特而言有三重意义:一是抢占全球绿色能源 “先机”,积累绿氢生产、运输、出口的全链条经验;二是为自身能源结构转型 “探路”—— 未来沙特也可能利用自身的太阳能资源发展绿氢,巴西的项目相当于 “试验田”;三是在国际能源新秩序中 “卡位”—— 当绿氢成为未来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时,沙特通过投资掌握核心项目,就能继续保持在全球能源领域的话语权。
简单说,沙特这是在 “用现在的石油资本,赌未来的绿色明天”。
对巴西:60 亿是 “及时雨”,更是产业升级的 “助推器”
对巴西而言,沙特的 60 亿投资堪称 “雪中送炭”,更是产业升级的 “加速器”。
一方面,60 亿资金能直接解决巴西绿氢项目的 “资金缺口”,加速项目落地 —— 毕竟 366 亿的总投资需要更多 “金主” 加入;另一方面,PIF 的全球资源和影响力,能帮巴西吸引更多产业链企业入驻,形成 “产业集聚效应”—— 比如吸引绿氢设备制造商、运输企业、下游应用企业(如钢铁、化工)来巴西布局,让巴西从 “绿氢生产国” 升级为 “绿氢产业链中心”。
更重要的是,沙特的投资相当于给巴西绿色氢能 “背书”,能提升它在全球市场的认可度,为后续更多国际订单铺路。
未来可期但挑战仍在:这场 “绿色赌局” 能赢吗?
从目前来看,巴西绿色氢能的前景确实 “一片光明”—— 若按计划推进,到 2030 年,巴西大概率能成为全球主要绿氢出口国之一,其绿氢将源源不断输往欧洲、亚洲等地,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扮演 “关键角色”;而沙特的 60 亿投资,也可能成为 PIF 投资版图中 “最亮眼的案例”,既赚经济回报,又赚战略价值。
但这场 “绿色赌局” 并非没有风险:一是技术突破的压力 —— 目前绿氢的储存、运输成本仍较高,若技术没有新突破,可能会影响项目收益;二是市场培育的不确定性 —— 全球绿氢需求的增长速度是否能跟上供给,还需要时间验证;三是政策持续优化的考验 —— 巴西未来能否保持对绿氢的支持力度,避免政策 “摇摆”,直接关系到项目的长期稳定。
不过,无论如何,沙特与巴西的这场 “携手”,已经为全球能源转型写下了 “浓墨重彩的一笔”。当两个资源禀赋迥异的国家,为了 “绿色未来” 走到一起时,我们或许能更清晰地看到:未来的能源世界,将不再是 “石油独大”,而是 “多元共生”—— 而绿色氢能,正是这场变革中的 “关键变量”。
这场 60 亿的 “豪赌”,不仅关乎沙特和巴西的未来,更可能改写全球能源格局。我们不妨拭目以待,看看巴西的绿氢,能否真正撑起全球能源转型的 “新希望”。
发布于:上海市招财猫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